补脾阳艾灸,艾灸治疗脾阳虚
补脾阳艾灸,艾灸治疗脾阳虚
艾灸减肥方法
脾胃失调会胖。经典的中医古书《黄帝内经》载:“胖则患高粱”,写于明代。
胃下垂: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进入盆腔。
轻度下垂一般无症状,明显下垂者有上腹部不适、饱胀、饭后明显、恶心、嗳气、厌食、便秘等。有时还有很深的腹痛,常于饭后、站立、劳累后加重。
长期胃下垂常出现消瘦、乏力、站立昏厥、低血压、心悸、失眠、头痛等症状。
现在患胃下垂的人越来越多。胃功能不好,吸收不好,身体素质差,这不奇怪。
中医把脾胃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伤,百病缠身,是一个意思。
对于胃下垂,我非常推崇艾灸疗法,因为在众多中医绿色疗法中,艾灸的补元阳作用最强。
胃下垂被中医认为是中阳不足,中气不足。所以治疗胃下垂要从补元阳入手。
阳气足了,气机自然上升,肚子也就不再下垂了。
方法是用小艾粒直接灸背部穴位,其他穴位轻灸或艾灸盒灸。
胃下垂的艾灸疗法
疾病:胃下垂的治疗:背部穴位小艾粒直接灸,其他穴位艾青棒温和灸或艾灸盒灸。
百会、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各20~30分钟,腹部最好用四眼灸盒大面积灸。
皮树、舒威和神树各有5~7强。每天一次,15天为一个疗程,休息3天继续。
百会、中脘、神阙、关元是我一直提倡的人体中间的四大穴位。艾灸这四大穴,可以在一天之内形成一条从上到下的行气线,使关元、神阙产生的阳气上至头部,温暖全身。
足三里调节脾胃功能,是我经常用于胃肠疾病的一个体验点。
三阴交穴是三足三阴经的交汇点。艾灸此穴可同时将阳气注入肾、肝、脾经,艾灸脾俞、舒威、肾俞可增强脾肾功能。
胃下垂患者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保养,不能暴饮暴食,应少食多餐。戒烟,禁脂肪、甜、辣、刺激性产品,宜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
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尤其是饭后。
饭后散步有助于这种病的恢复。保持乐观,不要生气,不要沮丧。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坚持饮食调理,坚持康复锻炼,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案例:
一位胃下垂患者在我博客上的留言:
我是一名教师。十几年前发现胃下垂,十几年来一直求医问药。我请过名中医治疗,针灸,穴位注射,保健灸等治疗方法,效果都不理想。期间看了很多中医理论和经络理论,对传统医学有了很好的了解。我认为经络理论和针灸理论对胃下垂的治疗很有帮助。
十几年来,我每年暑假都用艾条灸一些穴位,当然也就一两个月。平时工作忙,没时间艾灸。感觉疗效不好。可能是时间太短,没有坚持下来,也可能是方法或者取穴不够准确或者穴位配伍不够合理。
现在我瘦了。去医院检查发现肚子6cm以上下垂,属于中度下垂,腹胀较重。饭后躺下我感觉更好。中医诊断是我脾郁(中气郁)。木糖测量:吸收
记得前年5月份来我这治疗脚踝骨折经络不通的病。我在这里针灸了20天,给她做了一般的调理。
20天后,各种症状趋于好转,尤其是走路时,不再感到腿软脚疼,肠胃疾病也好了很多。我让她回家继续艾灸,继续锻炼。
她又坚持艾灸了3个月,现在所有症状基本都没有了。
作者:丹桂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