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补肾最好的养生方法对吗,艾灸是补肾最好的养生方法嘛
艾灸是补肾最好的养生方法对吗,艾灸是补肾最好的养生方法嘛
艾灸取穴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
慢性肾炎(尿毒症)艾灸取穴:肾俞、脾俞、命门、大椎、
“肾气”是指肾精转化的气,反映肾脏的功能活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尤为重要。
如果肾气不足,不仅会导致早衰、寿终正寝,还会引发各种疾病,比如肾五行对应的寒,最容易消耗肾的阳气,容易出现腰膝冷痛、易受寒、尿频、阳痿、遗精等。
055-79000指出,女性在七岁左右,男性在八岁左右,肾气的旺盛促进身体各部分的发育和生长;
女的四十九岁左右,男的六十四岁左右。因为肾气下降,所以衰老。
为什么艾灸是最好的补肾方法?艾灸是一种针灸疗法。艾灸对寒热虚实都有一定的作用,其机理在于艾灸的疏通经络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艾灸是最强的补肾方法。它无毒副作用,直接作用于人的肾脏穴位,效果甚至立竿见影。
哪些穴位补肾最明显?1.足三里
位置:小腿前外侧,小腿鼻下3寸,胫骨前缘起一横指(中指)。
功效:健脾和胃,补气血。
适应症: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下降、疲劳、衰老。
张高《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欲安其身,三里不为事”,意思是反复艾灸足三里可以起到保健作用。
2.三阴交
位置:小腿内侧,内踝足趾上方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温肾健脾,燥湿利水,调经止痛。
主治:腹胀、腹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瘫痪。
3.神阙
位置:位于腹部正中,肚脐正中。
功效:温阳益气,补肾健脾。
主治:脾肾阳虚,表现为畏寒、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泄泻甚至泄泻,命门火衰所致的阳痿、早泄、遗精。
4.关元
位置:腹部中线脐下3寸。
功效:温肾健脾,滋补身体,散寒止痛,调经养血,保健益寿。
适应症:可用于阳痿、早泄、尿频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胃肠疾病,中风及一切消耗性损伤。
5.齐海
位置:腹部中线脐下1.5寸。
功效:壮阳固脱,滋补元气,补阳补阴,调理健康,延年益寿,抗衰老,防病治病。
主治:体虚乏力、阴阳两虚、营卫失调、下半身乏力、畏寒肢冷、脾胃虚弱、精血亏损、五劳七伤、各种虚损疾病等。
注意:
阴虚者慎用,孕妇禁用。一般来说,在春季灸气海,《医说》有“春三月”,这意味着陈的诞生。天地生,万物荣。”齐是气海。此时灸要按其春生的时间顺序来做,以助气之升,驱逐,固元之基,以适夏之长。
6.神树
位置: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相距1.5寸。与肚脐平行。
功效:补肾,补肾也;余,输也。此穴得名,意为肾的寒湿水气运化至膀胱经,故名。
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配伍:太溪穴、三阴交穴治疗不调
055-79000提到“40岁,殷琦一半,日常生活日渐衰退”。也就是说,40岁肾阴虚,阴津减少,要注意补肾养阴。此时主要是精血不足,容易内生虚火,出现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大便黄燥等症状。除了以上艾灸调理方法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枸杞、桑葚、玉竹、黑芝麻等滋阴食物。
2、半岁以上,水木。
五十岁时,肝气开始衰竭。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交替。肝属木,肾属水。滋水含木就是通过滋肾阴来滋肝阴,含肝阳。这个时候,肝肾要一起补。首乌丸、枸杞汤、桑葚膏等。可用于滋补肝肾、养血生精、明目,特别适用于聋哑人和盲人。
3.花年水火相济。
六十岁,心脏开始衰退。心属火,肾属水。正常情况下,水火相济,即肾水助心,防止心火伤心阴,而心火降于肾,防止肾水泛滥,压制阳气。如果心火不能温肾水,肾水不能助心火,就容易出现忽热忽冷的情况,即心脏上部出现烦热、舌燥,而下肢出现冷无力等。此外,水火不相容的人也容易生病和衰老。所以60岁的时候要注意补肾养心。
4、七十肾养。
七十岁了,脾气很弱。脾是后天之本,在人体衰老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安顾泽肠,绝顾泽吴”的意思是脾胃功能好,吃了才能健康。脾胃虚弱,无法吸收会造成肾虚,加速衰老。所以这个年龄段一定要注意健脾。
5、八十滋肾润肺
八十岁,肺衰,神离,言善辩错。也就是说,到了80岁,肺气开始下降,老年人开始容易说错话。肺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气不足,表现出来就引起气喘、呼吸急促、容易咳嗽。肺为金,金生水,强肺还能补肾。此时可采用补肾润肺的方法,如枸杞子补肾润肺,山药补肺固肾,五味子补肾益气,生津敛肺止咳,薏苡仁健脾补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