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灸的手法有哪些,灸法操作要点
施灸的手法有哪些,灸法操作要点
艾灸“补”与“泻”的区分操作方法
在大多数人看来,艾灸有很强的滋补作用,现在艾灸多用于虚损。事实上,艾.
艾灸挂灸旋转灸2021-08-28阅读:2307艾灸选穴有了要施灸的穴位后,并不急于一下子定在那里进行艾灸,也不用担心找错穴位。
穴位在这里只是大致定位,需要做一些手法才能准确找到艾热吸入体内的通道。
以艾灸为例。
按照标准的穴位定位,中脘在人体上腹部的中线,肚脐上方四寸时,我们需要做一些手法,才能知道中脘的大概位置。
往返灸
中脘穴是任脉上方的穴位,所以我们可以拿着艾条,沿着任脉水平来回移动,这就是艾灸的方式。
多快没关系,也不要太慢。太慢的话,基本上就是每一个穴位都固定艾灸一秒。
最重要的是艾条不要往上扔,每次来回移动的距离最好是固定的;
可以用艾条练。练的时候,艾条点不着;当然,施灸时,艾条一定要点燃。
不要把技术看得太难,放松去做就好。
不要执着于艾条要来回多少次,多少分钟。放轻松,做到点子上,剩下的就可以随便了。
围灸
做完往返机动后,可以在中脘穴附近做往返机动。一名学员将往返机动称为“循环”。我觉得把名字改成圆会生动很多。
绕着中脘转圈,或者放松,
最好是把心圈起来。如果你右手拿着Ai,是逆时针方向,左手拿着Ai是顺时针方向。
圈还是要转平,艾条不要往上抛,速度不要太慢。
圈接固定灸时有一个细节很重要:艾条需要稍微抬高,然后慢慢放下,调整到最佳高度进行艾灸。
这是因为我们在做手法的时候,艾条会离皮肤更近,如果保持这个高度不变,很容易让施灸的人感到发热。
艾条拉高后慢慢落下,给被灸者的身体一个缓冲,也是施灸者寻找最佳施灸高度的过程。
我们每次刮灰然后艾灸,都可以绕一圈,拉高,然后艾灸。
固定灸
固定灸后,被灸者不一定马上有各种感觉。我们可以保持高度,等几分钟;
如果我们发现了错误的穴位,艾灸受害者感到发热,我们很快就会纠正我们的错误操作。
不要一开始就给人艾灸。对方说没什么感觉,就会马上把艾条放低,让对方很容易感觉到热。
艾灸几分钟后,你可以问被灸者感觉如何。如果他有明显的艾灸感,就应该停止和被艾灸的人聊天,全神贯注在被艾灸的地方,专心艾灸。
可以让被艾灸的人睡觉,因为艾灸的效果往往很好。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睡着了,自己的神就退位了,元神会指引艾热到他需要的地方。
艾灸不是固定在一个恒定的高度。随着艾条的燃烧,艾条的灰烬越来越厚,需要把艾条越来越靠近被灸者的皮肤。
换句话说,帮人艾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
不断调整,给艾灸受害者最好的艾灸体验。
尤其是给孩子的肚脐艾灸,艾灸对了,孩子的肚子也会随着每次呼吸而胀大缩小。如果只是拿着艾条不动,孩子艾灸的体验不是很好,一展示就容易惊醒。
比较好的方法是让艾条随着孩子的呼吸移动,以保持相同的距离,给孩子一个恒定的温度输入。
所以帮人做艾灸要非常专注,不能只是机械的拿着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