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和肾阴虚都有,用艾灸治疗,肾阴亏虚艾灸的部位
肾阳虚和肾阴虚都有,用艾灸治疗,肾阴亏虚艾灸的部位
艾灸取穴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
慢性肾炎(尿毒症)艾灸取穴:肾俞、脾俞、命门、大椎、
肾虚阳虚阴虚2020年10月27日阅读:3701平日里经常听人说肾虚要补肾。
其实肾虚分阴虚和阳虚,阴阳不同,症状也不同,一定要区别对待。
如果不认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虚”,一味的补肾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一,肾阴虚
肾阴虚是指以肾阴虚、失养、虚热内扰、腰疼、遗精、月经量少、头晕耳鸣等为特征的虚热证。
肾又称“袁茵”,是人体阴液的基础,全身的脏腑都要靠它来滋养,否则就会发生病变。
比如心脏失去了滋养,就会造成心阴虚、心火、焦虑、失眠、焦虑。
肝失养会导致肝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气郁结;
如果大脑失去了养料,就会引起头晕、目眩、耳鸣。
阴虚是指阴液的不足(阴液就是津液和血液),是指津液和血液不足导致的阴阳失调。
就像烧水做饭一样,水不够,米就干了。
人体也是如此。“阴虚内热”,所以肾阴虚的人称为“燥热之人”。同时,肾虚伴有热的征象,如五心烦热(手心、脚底、胸口)、口干、尿黄、大便干燥、失眠多梦、睡觉易出汗等。在情绪上往往表现为急躁、易怒。
阴虚生内热,火下去的时候!
艾灸方案:上火下行。
中医有一种观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久”。认为阴虚不是凭空产生的,其来源往往是阳虚。
很多阴虚的人下半身受寒,上半身发热,就是因为“真阳不足,虚火上升”。也就是说,体内下焦寒气过重,迫使阳气上焦,引起上火的症状,但体内下焦还是冷的。
有人认为阴虚的人不适合艾灸。这是因为他们单纯的认为艾灸的烧灼感和内热会导致阴虚更加严重,而他们恰恰忽略了艾灸的双向调节作用。
当然阴虚的人可以艾灸,但是和阳虚的人不一样。阴虚重在补气,以引火降为主。同时时间更短,温度更低。
阴虚穴位及其排列顺序如下:
沈雪、八小穴:补中气,通中焦,降上焦之火。
三交穴、复六穴、涌泉穴:进一步将内热引至足部,引血至源。
第二,肾阳虚
阳虚就是阳虚。
肾阳虚指肾阳不足,失体温,腰膝冰冷,性欲减退,夜尿增多,又称命门火衰虚寒证。
肾又称“元阳”,是一个全身阳气的基础,能促进人体各器官的生理活动,否则就会发生疾病。
比如心脏失去肾阳,就会引起心慌气短、胸闷、唇舌发青。脾失肾阳,五时泄泻,谷不改;
肺肾阳亏损,会导致气短,吸气不足;
膀胱肾阳亏损,会导致排尿不畅,大小便失禁,或小便过多或遗尿;
津液失去肾阳气化,会造成水肿;
肾气不足会导致阳痿、遗精、腰脊酸痛。如果肾阳衰竭导致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如油,脉象稍断,就会危及生命,这就是所谓的“死阳”。
如果烹饪温度
这个时候补肾正好可以把阳藏在肾里面,这是先天的基础。如果保养得好,人体内的阳气会藏起来,阴精会粘上去,根深叶茂,来年人就会强壮健康。
所以冬季滋补西藏,补肾为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