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都有哪些症状,神经系统疾病怎么检查
神经系统疾病都有哪些症状,神经系统疾病怎么检查
如何通过艾灸调理失眠?
中医认为失眠的主要原因有:【1】,过度思考,精力丧失;[2],过度的房间劳动,肾脏损伤,
穴位艾灸失眠头痛中风2021-02-24阅读:1868【脑出血(中风)】
1.发病初期:百会灸1 ~ 3强,使血管收缩,足三里、三阴交穴灸5强,降压止血。
2.偏瘫(后遗症):天柱、心俞、肝俞、肾俞、曲池。
上肢瘫痪:曲池、合谷、俞、手三里、阳池。
下肢瘫痪:秩边、环跳、足三里、阳陵泉、厥阴、三阴交。
[歇斯底里(内脏狂躁症)]
抑郁型(沉默):身在山中,身在内关,必要时会捅人。
兴奋(狂躁):钟山、内关、神门、足三里、太冲。
口服药:加味甘麦大枣汤。小麦30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远志10克,炒大枣15克,牡蛎15克,水煎多次服用,效果很好。
【神经衰弱】百会、风池、大椎、心俞、肝俞、肾俞、中脘、曲池、神门、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失眠】心俞、肾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嗜睡】百会、风池、神门、足三里、太冲。
【精神分裂症】风府、大椎、沈竹、心俞、神门、大岭、足三里。
【癫痫】百会、风府、桃核、心俞、肝俞、九尾、后溪、间歇期、太冲、丰隆、沈竹等都很有效。
【舞蹈病】曲池、手三里、合谷、风池、大椎、石丰、阳陵泉、足三里、厥阴、太冲。
【三叉神经痛】
上支痛:阳白、太阳、吊颅、颊车、柱虚、竹积。
中支痛:上关、下关、听会、颧颌、合谷。
下支痛:颊痛、风、大营、合谷、夏溪。
【咽喉麻痹(吞咽困难)】天突、厉安全、手三里、俞集、少商、天竺、赵海。
【肋间神经痛】钟山、阙阙、祁门、漳门、舒歌、胆俞、至阳、少海、祁门、阳陵泉、枳沟、徐秋、地极。
【桡神经痛】手俞、曲池、手三里、偏里、合谷、四都。
【正中神经痛】曲泽、西门、内关、劳宫穴。
【腰神经痛】肾俞、命门、慈脘、十七下、委中、太溪。
【股神经痛】跳环、蜗居修复、卧兔、石丰、雪海、阴陵泉。
【坐骨神经痛】肾俞、大肠俞、刺脘、环跳、指边、阴门、委中、阳陵泉、昆仑、成山、太溪、徐秋。
【脊髓炎】大椎、大椎、体柱、筋缩、肾俞、阳关、慈秀、中极、阳陵泉、三阴交穴、厥谷,在病灶处施灸脊柱。
【面瘫】艾灸太阳、柏杨、颊车、窖、目明(针刺)、风、听会、风池、合谷、内庭、隔姜灸有效。
【尺神经麻痹】少海、郑智、同里、神门。
【上肢瘫痪、肌肉萎缩】风池、天柱、大椎、肩、曲池、合谷、外关、赤泽。
【趾间肌萎缩】八淫,上八淫。
【下肢神经麻痹和肌肉萎缩】环跳、关隘、阴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成山、绝骨。
【呼吸肌麻痹】风池、天竺、大椎、舒菲、舒歌、天突、钟山、孔嘴、内关、足三里。
【膈肌痉挛(呃逆)】舒歌、天突、足三里、三阴交、夹层。
【腓肠肌痉挛】委钟、合阳、成山。
【多发性神经根炎】夹脊穴每次交替灸4 ~ 6点,上下肢选曲池、外关、足三里、阳陵泉、厥阴、解溪、冯跋、八幡。
摘自《谢锡亮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