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秘籍

  • 四川艾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永兴巷15号3号楼403
  • 电话:028-86522281,18982187895
  • QQ :1421843736
  • 微信服务号:aryikeji
  • 微信订阅号:scaiyi
  • E-mail:aryikeji@163.com

人体12经络图解大全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作用及循行路线图

人体12经络图解大全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作用及循行路线图

十二经脉[足少阳胆经]经穴动态图解读

经络:足少阳胆经属于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左右共88个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胸胁疾病和肝胆疾病。

经络足太阳膀胱经经络2020年2月10日阅读:6067简介:足太阳膀胱经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共有67个穴位,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以及此经络所经部位的疾病。下面详细讲解足太阳膀胱经穴位的位置、功能和主治。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根据《针灸甲乙经》、《医宗金鉴》两本书,足膀胱经所属的穴位有:精明、赞主、美冲、曲叉、吴楚、成光、田童、落阙、于震、天竺、大竹、风门、舒菲、厥阴俞、心俞、督脉、舒歌、肝俞、丹丹。中觉、下觉、惠阳、成府、阴门、伏羲、未央、卫中、伏分、博湖、高庄、神堂、陈一、各关、浑门等一共67个点,左右134个点。

足膀胱经共有67个穴位,其中49个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18个分布在下肢后中线和足外侧部。第一个点是亮的,最后一个点是阴的。经络穴位可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也可用于治疗经络部位的疾病。比如:癫痫、头痛、眼疾、鼻病、遗尿、排尿困难、下肢后侧疼痛。

根据《足太阳膀胱经穴国家标准部位表》,这里详细说明了足太阳膀胱经穴位的位置、功能和主治。

景明穴

【位置】:面部,眼角上方凹陷处。

【功能】:疏风清热,通络明目。

适应症:视物模糊、近视、夜盲、色盲。(2)眼睛肿,肿,肿,肿,风中有泪。急性腰痛。

【类别】: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蹼、阳蹼五脉交汇点。

薛烛

【位置】:面部,眉毛凹陷时,眶上切迹处。

【功能】:疏风清热,通络明目。

主治:(1)眉骨痛,视物模糊,目赤肿痛。呃逆。腰痛。膈肌痉挛。

梅冲穴

【位置】:头部,竹签直上0.5寸入发际线时,神庭与曲槎之间。

【功能】:疏风清热,清头目,明目。

主治:头痛、头晕、鼻塞。癫痫。

趣学

【位置】:头上,现在的发际线是直上0.5寸,横上1.5寸,也就是在神庭与头尾连线的内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功能】:疏风清热,清头目,明目。

主治:头痛、鼻塞、失眠。视野不清。

【功能】:疏风清热,清头目,明目。

主治:头痛头晕。中风偏瘫。癫痫。

成光穴

【位置】:头上,现在的发际线是直上2.5寸,横上1.5寸。

【功能】:疏风清热,清头目,明目。

适应症:视知觉不清。中风偏瘫、癫痫。头晕。

通天穴

【位置】:头上,目前发际线直上4寸,相隔1.5寸。

【功能】:祛风、清头目、通鼻窍。

适应症:鼻塞、鼻息肉、鼻疮、鼻窦炎、鼻出血。头痛头晕。中风偏瘫、癫痫。

阙穴

【位置】:头上,现在的发际线是直上5.5寸,横上1.5寸。

【功能】:疏风清头,通经活络。

适应症:视知觉不清。中风偏瘫、癫痫。耳鸣。

于震穴位

【位置】:后脑勺,后发际线中间直上2.5寸,相隔1.3寸,为平枕外粗隆上缘凹陷处。

【功能】:疏风清头,疏通经络,通窍明目。

适应症:头颈部疼痛,视力不清。鼻塞。足癣。

天柱穴

【位置】:项部,大肌腱(斜方肌)外缘后发际线内,距后发际线中间约1.3寸。

【功能】:疏风清头,通经活络。

主治:头晕目眩。头痛、落枕、肩背痛。鼻塞咽痛。

大珠穴

【位置】: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时,侧身开1.5寸。

【功能】:祛风解表,调理筋骨,宣肺降逆。

适应症:各种骨病(骨痛、肩、腰、骶、膝关节痛)。发热、咳嗽、头痛、鼻塞。

【类别】:八棒穴(骨棒),手脚太阳经络交汇的穴位。

风门穴

【位置】:背部,第二胸推棘突下时,侧身开1.5寸。

【功能】:宣肺解表,祛风清热。

主治:感冒咳嗽。发热、头痛、落枕、胸背痛。

【类别】: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的穴位。

舒菲角

【位置】: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时,侧身开1.5寸。

【功能】:滋阴清热,调肺气。

主治:发热、咳嗽、咯血、盗汗、鼻塞。脱发、痤疮、皮疹、疮癣。

【分类】:肺背俞穴

厥阴俞穴

【位置】: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相距1.5寸。

【功能】:疏通心脉,宽胸理气。

主治:心痛、心悸。咳嗽、胸闷。牙痛。

【类别】:心包背俞穴

心俞穴

【位置】: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相距1.5寸。

【功能】:养血宁心,理气止痛,通络扩胸。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短。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癫痫。梦遗、盗汗。

【分类】:背心俞穴

督书穴

【位置】: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相距1.5寸。

【功能】:理气宽胸。

适应症:心痛、胸闷。胃痛、腹痛。咳喘。

舒歌穴位

【位置】: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相距1.5寸。

【功能】:宽胸降逆,活血化瘀,理气补虚,调理脾胃。

主治:急性胃脘痛、呃逆、膈呛、便血。咳嗽、哮喘、吐血、骨蒸、盗汗。

【类别】:八个俱乐部积分(热血俱乐部)

肝穴

【位置】: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相距1.5寸。

【功能】:疏肝理气,养血明目,潜阳息风。

主治:胁痛黄疸。眼疾、呕吐、腹泻。癫狂,腰酸背痛。

【分类】:肝背俞穴

胆俞穴

【位置】: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相距1.5寸。

【功能】:疏肝利胆,理气解郁,调理脾胃。

主治:黄疸、口苦、胁痛。肺结核,潮热。

【类别】:胆经背俞穴

脾俞穴

【位置】: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相距1.5寸。

【功能】:健脾利湿,益气和中。

主治:腹胀、黄疸、呕吐、腹泻、痢疾、便血。水肿。

【分类】:脾背俞穴

魏穴

【位置】: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相距1.5寸。

【功能】:理气和胃,祛湿解郁。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音。

【分类】:背俞穴胃经

三角俞穴

【位置】: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下时,侧身开1.5寸。

【功能】:疏通三焦,排粪

【位置】: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以下时,侧身开1.5寸。

【功能】:可助肠,强腰膝。

主治:腹胀、腹泻、便秘、痔疮出血。腰痛。荨麻疹。

【类别】:大肠背俞穴

关羽穴

【位置】:腰部,第五腰椎棘突下,侧身开1.5寸。

【功能】:壮阳补肾,调理下焦。

主治:腰骶部疼痛。腹胀腹泻。尿频或不宜遗尿。

小肠俞穴

【位置】:骶骨内,骶正中嵴开1.5寸时,第一骶后孔变平。

【功能】:清肠、通腑、清热、利湿。

主治:腰骶痛、膝关节痛。腹痛,排尿不利。遗精、白带。

【分类】:小肠背俞穴

水囊穴

【位置】:在骶骨,骶正中嵴旁1.5寸时,平第二骶后孔。

【功能】:调节膀胱,清热利湿。

适应症:排尿困难、遗尿。腰腿痛强烈。腹泻、便秘。

【分类】:膀胱经背俞穴

中脘穴

【位置】:骶骨内,骶正中嵴旁1.5寸时,平第三骶后孔。

【功能】:清下焦,益肾壮腰。

适应症:腹泻。疝气,腰椎强烈疼痛。

白树穴位

【位置】:在骶骨,骶正中嵴旁1.5寸时,平第四骶后孔。

【功能】:温补下焦,调理气血。

主治:遗精、白带、月经不调、遗尿。腰骶部疼痛和疝气。

上厥穴

【位置】:骶骨内,髂后上嵴与后正中线之间,适用于第一骶后孔。

【功能】:强腰补肾,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胀。遗精、阳痿。排尿困难,腰骶部疼痛。

次甲穴

【位置】:骶骨内,髂后上棘下部,第二骶后孔处。

【功能】:强腰补肾,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红白相间。腰骶部疼痛,下肢瘫痪。

中脘穴

【位置】:位于第二下颌骨下部,适用于第三骶后孔。

【功能】:强腰补肾,调经止痛,调理大小便。

主治:月经不调、白带、尿痛、便秘、腹泻。腰骶部疼痛。

夏佳角

【位置】:骶骨内,中颌骨中下段,适合骶后第四孔。

【功能】:强腰补肾,调经止痛,调理大小便。

适应症:腰骶部疼痛和小腹痛。排尿不畅,记下来。

惠阳穴

【位置】:骶骨处,距尾骨端0.5寸。

【功能】:强腰补肾,清热利湿。

适应症:大便失禁、腹泻、便血、痔疮。阳痿。取下来。

支点

【位置】:大腿后侧,臀下横条中点处。

【功能】:通经活络。

适应症:腰骶部、臀部和大腿疼痛、痔疮。

印门穴

【位置】:大腿后侧,承福与党中央连线时,承福低6寸。

【功能】:疏经活络,强腰脊柱,强筋骨。

主治:腰痛、下肢瘫痪。

浮点

【位置】:腘窝横纹外侧端,外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内侧。

【功能】:舒筋活络。

适应症:腘窝疼痛、麻木或挛缩。

韦雪

【位置】:腘窝横纹外侧端,股二头肌腱内侧时。

【功能】:舒筋活络,疏通水道。

适应症:腰椎剧烈疼痛,小腹胀,排尿不畅。腿脚挛缩疼痛和瘫痪。

[类别]:

膏药穴位

【位置】: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时,侧身开3寸。

【功能】:滋阴清肺,补虚益损。

主治:肺结核、咳嗽、哮喘、厌食、便溏、消瘦、乏力。遗精、盗汗、健忘。肩背酸痛。

沈雪

【位置】: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侧开3寸。

【功能】:宽胸理气,宁心通络。

主治:心痛、心悸、失眠。胸闷、咳喘。肩背疼痛。

解遗穴

【位置】:第六胸椎棘突下,侧开3寸。

【功能】:滋阴清肺,祛风解表,活血通络。

主治:胸痛伴背痛、肩背痛、咳嗽、哮喘、头晕、眼痛、鼻衄、发热无汗、疟疾。

葛关穴

【位置】: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时,侧身开3寸。

【功能】:和胃降逆,宽胸益膈。

主治:厌食、呃逆、呕吐。强烈的背痛。

浑门学

【位置】: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时,侧身开3寸。

【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胸胁胀满,呕吐泄泻。背痛。

薛刚

【位置】: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时,侧身开3寸。

【功能】: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和胃。

适应症:黄疸、腹痛、肠鸣、腹泻。解渴。

一舍穴

【位置】: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时,侧身开3寸。

【功能】:健脾和胃,祛湿解郁。

主治:腹胀、肠鸣、呕吐、腹泻。

臧伟穴位

【位置】: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时,侧身开3寸。

【功能】:健脾和胃,理气解郁。

主治:腹痛腹胀。小儿食积。水肿。

安门穴

【位置】: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以下时,侧身开3寸。

【功能】:消积化滞,消除痘痘,化解硬度,催乳。

主治:腹痛、便秘。肿块和乳腺疾病。

智学

【位置】: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以下时,侧身开3寸。

【功能】:补肾益精,升阳利尿。

主治:遗精、阳痿。排尿困难、水肿,腰脊柱剧痛。

细胞穴位

【位置】:臀部,压平第二骶后孔,在骶正中嵴旁开3寸。

【功能】:疏通下焦。

适应症:尿道闭锁,阴部肿胀。腰疼。肠鸣音引起的腹胀。

边学

【位置】:臀部,第四骶后孔变平,距骶正中嵴3寸。

【功能】:疏通下焦,强腰膝。

主治:腰骶部疼痛、下肢瘫痪。排尿困难、便秘、痔疮。

合阳穴

【位置】:小腿后侧,中共中央与成山连线上,中共中央下方2寸。

【功能】:通经活络,祛风除湿。

适应症:腰椎剧烈疼痛,下肢瘫痪。疝气。崩溃。

受力点

【位置】:小腿后方,党微中央与成山连线上,腓肠肌腹中央,中央以下5寸。

【功能】:舒筋活络,清肠提肛。

适应症:痔疮。腰腿痛焦虑。

成山洞

【位置】:小腿后侧正中,中共中央与昆仑之间,小腿伸直或提脚跟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

【功能】:舒筋活络,理肠治痔。

适应症:痔疮、便秘。腰腿痛焦虑。脚气。

王霏霏

【功能】:疏通经络,舒筋活络。

适应症:下肢瘫痪,足跟痛。癫痫。

参麦穴

【位置】:脚外侧部位,外侧脚踝正下方凹陷处。

【功能】:疏通经络,宁心安神。

适应症:癫痫、癫狂。失眠,脚外翻。头痛、落枕、腰腿痛。上睑下垂。

【类别】:八脉交会穴通阳痹。

金门穴

【位置】:足外侧,外侧踝前缘直下时,在骰骨下缘。

【功能】:疏通经络,宁心安神,息风安神。

主治:癫狂、疼痛、惊风。头痛、腰痛、下肢瘫痪、外踝疼痛。

【类别】:穴位

景谷穴

【位置】: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红白转子间处。

【功能】:疏通经络,疏风清热,宁心醒脑。

主治:头痛、落枕、目暗。腰腿痛。癫痫。

【类别】:原穴

舒骨穴

【位置】:足外侧,足小趾(第五跖趾关节)这一段后面,红白相间的股骨粗隆间位置。

【功能】:通经活络,祛风清热,清头目。

适应症:癫狂,强头痛。腰腿痛、肛门痛。

【类别】:穴位注射。

铜鼓穴

【位置】:足外侧,足小趾(第五跖趾关节)的这一段前面,红白相间的肌间位。

【功能】:通经活络,疏风清热。

主治:头痛、落枕、头晕。鼻出血。疯狂。

【分类】:邢穴

尹稚穴位

【位置】: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

【功能】:祛风清热,矫正胎位。

适应症:胎位异常、难产。头痛、鼻塞、鼻出血。

【类别】:井孔

 

 


                产品推荐: 艾灸器厂家 艾灸仪批发 艾条定制 艾条批发 艾条厂家 艾灸仪 艾灸仪器 除烟型艾灸器 艾条 艾灸条 纯艾条 艾条点燃器 无烟艾灸器 无烟艾灸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