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中脘足三里,涌泉是调理什么的,艾灸除湿气灸部位
艾灸中脘足三里,涌泉是调理什么的,艾灸除湿气灸部位
艾灸足三里有什么作用?
大量病例表明,经常艾灸足三里可防治20多种疾病,且无任何副作用。功效:中等.
湿疹足三里2021-05-15阅读:3001湿疹是基于遗传背景,由各种皮肤病诱发的。
一大类皮肤表现为炎症反应和皮肤屏障受损。
引起湿疹的常见皮肤病有鱼鳞病、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真菌感染等。
什么诱发了湿疹?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因:一是遗传因素,如父母过敏体质;二是自身有疾病;第三,心理因素,如身心疾病。
外因:一是季节变化;第二,接触刺激物,比如油漆。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是一种痰湿,跟我们的脾胃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的脾胃就像一个锅,把吃进去的东西变成正常的能量和水分,代谢到全身。
如果脾胃出了问题,体内的水分排不出去,聚集太久,就会变成胶状的痰。
它通过皮肤出来,这是湿疹的形式。
一般中医看舌苔就能知道体内是否有湿气。
双管齐下治疗湿疹
治疗方法:轻轻灸湿疹区、足三里、涌泉、合谷,每日1次,约10~20分钟。
对于上肢湿疹,可以选择曲泽放血和艾灸。
对于下肢湿疹,可以放血。
中医认为湿疹的病因多是由于多种因素,如皮肤的湿盛,
所以是反复剧烈的痒、结痂、养、挠、结痂,患者很痛苦。
那么大家可以看到湿疹的治疗就是祛湿。
中医对湿疹有很好的疗效,不管是针灸还是艾灸还是拔罐,但我的经验是艾灸效果最好。
原因应该是艾灸补充了人体的纯杨琪,当然是湿邪(阴邪)最大的敌人。
取三个穴位,
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以下3寸处,胫骨前嵴外侧的水平指。按压时有酸胀麻木的感觉,可波及下肢和足背。
此穴也被称为长寿第一穴,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作用。
涌泉穴:足少阴肾经上的一大穴,位于足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二交界处。
艾灸此穴有明显的补肾壮阳作用。肾气充足,气化正常,水从膀胱排出,不会滞留人体。
合谷穴:位于侧拳,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在第二掌骨中点。
艾灸此穴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作用,所以很多人在艾灸这三个穴位后,立即感觉不痒。
但如果保持领先,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巩固疗效。
中医说湿重浊粘。这样的恶很难快速离开人体,他们会在一段时间内恋恋不舍。
案例1:
有个30岁的男人,冬天四肢容易出湿疹。天气转暖后,湿疹已经好转,基本没有渗出。
我告诉他艾灸的治疗方法,用温和的艾灸来灸湿疹,每天一次,足三里、涌泉、合谷,每次10~20分钟左右。
但问题是,一直在好转的湿疹都变得活跃了,渗出也增多了。
所以我着急的时候就直接来找你了。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正常。劝他不要担心。
我多次提到艾灸有发现疾病的作用,艾灸后他的疾病加重。
这就是想要艾灸治疗的原始湿疹,所以他们会有暂时的抵抗。
有句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他患湿疹好几年了,寒湿已经习以为常了
案例二:
博客上一位网友的反馈:
“单老师,上来报告一个艾灸治疗湿疹的病例。我的小叔叔,湿疹三年了,头皮和脖子痒,一直被抓出血。
每年都会去医院打针吃药。药效过后,我又开始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
教完小阿姨方法后,我让她灸穴位:患处两寸止痒穴,足三里,合谷,涌泉,曲池。
艾灸一个多小时。
一个星期后,姨妈很激动的告诉我,舅舅的病情好转了,晚上不睡觉挠头皮,皮损结痂褪色,几乎和正常皮肤一样。
对付这些顽固的湿邪,我们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曲泽和雪海用梅花针刺血,然后继续艾灸。
对于上肢湿疹,可以选择曲泽放血和艾灸。
对于下肢湿疹,可以放血。
梅花针更适合人用,因为它很深,不可能刺得很深。它只是刺破皮肤,没有基础的人可以放心使用。
湿疹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皮肤病。你去看西医,会被告知没有特别好的办法。用点药膏和药,断不了根。
只要它真的能治好我们的病,那么我们就应该采纳它,学习它,不管它起源于中医还是西医。
作者:丹桂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