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病方法,艾灸主治病症
艾灸治病方法,艾灸主治病症
感冒了怎么做艾灸?
艾灸脊椎骨很有效,大部分患者艾灸一次就能治愈。以艾灸穴位至皮肤发红湿润为佳;每次.
牙痛、感冒、便秘、支气管炎艾灸取穴2021年8月17日:1320九种常见病艾灸取穴
1.牙痛
牙痛严重伴有口臭、口渴、便秘等。是胃火引起的牙痛;
如果牙痛时隐时现,口中不臭,则是肾虚牙痛;
如果牙齿有洞,或者全部脱落,只剩下牙根,那就是龋齿痛。
艾灸合谷穴、三间穴、内庭穴、太溪穴等穴位时,最好取左侧病的右侧部位,右侧病的右侧部位,即在患病部位的对侧艾灸,效果最佳。
自灸取穴:【合谷】、【三剑】、【内庭】
肾虚牙痛用[泰西]
2.感冒早期
感冒初期要及时艾灸,艾灸后微汗为佳。饮食清淡,注意休息。
自灸取穴:【合谷】
别人帮你艾灸:【大椎】、【风池】、【风门】
3.便秘
艾灸治疗便秘以[舒天]和[大肠脂肪]两个穴位为主。
秘者(小便黄、面红、体热、口干、口臭)配【支沟】穴。
秘者(面色白,恶热恶寒,腹痛)配【足三里】。
4.变应性鼻炎
避免接触过敏原;小心鱼、虾、蟹等海鲜。平时注意多吃补肺气的食物。不宜过多使用缩血管滴鼻剂。
自灸取穴:【足三里】,【神阙】
别人帮你艾灸:【风池】、【头痛】、【舒菲】、【大椎】
5.支气管炎
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若痰稀白,发热畏寒,伴有鼻塞清涕,全身酸胀,为风寒所致;
如果痰稠而黄,伴有口渴、咽痛、流涕、体热、恶风,则为风热所致。
该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受寒冷刺激或加重。
因此,患者可以利用“三伏天”期间,用艾条温和灸或用姜、蒜、附子灸。
自灸取穴:【气海】、【关元】、【足三里】、【列确】
别人帮你艾灸:【舒菲】、【钟山】、【中伏】
6.咳嗽
咳嗽的原因是由于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是由于外邪外侵,肺气受抑。
内伤咳嗽多为阴虚燥于下,肺燥于上,或脾阳郁结,湿痰。
针对此病的艾灸应着重于虚穴。日常衣物要根据节气增减,以防感冒。饮食要清淡,少吃肥肉、甜腻的东西。
自灸取穴:【不足列表】
别人帮你艾灸:【钟山】,【舒菲】,【药膏】
7.哮喘
本节只讲寒性哮喘的治疗。寒性哮喘要艾灸治疗,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食物。
自灸取穴:【足三里穴】
别人帮你艾灸:【钟山】,【天图】,【舒菲】
8.扁桃体炎
吞咽或咳嗽时咽痛加重,伴有畏寒发热、头痛咳嗽、吐黄痰稠、口渴口臭、便秘等症状,属于风热引起的扁桃体炎;
咽干,有堵塞感,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属于虚火发炎引起的扁桃体炎。
自灸取穴:【孔嘴】、【少商】、【涌泉】、【赤泽】
别人帮你艾灸:【大椎】、【舒菲】、【任莹】
9.胃痛:
艾灸期间,应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自灸取穴:【足三里】、【中脘】、【奇门】
别人帮你艾灸:【舒威穴】
摘自《范长伟极简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