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种类和方法,艾灸的常用灸法有哪些
艾灸的种类和方法,艾灸的常用灸法有哪些
艾灸重点:找到Aire进入体内的门。
艾若水:映客倒挂后,艾若水进入体内会发生什么?以水为例:水有什么可取之处?
知识艾灸学习2021-06-07阅读:2696中医的艾灸疗法是将艾条或其他药物放在体表的穴位上进行灼烧和温熨,
通过艾灸火的微热及药物的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通过经络的传导。
达到治疗、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艾灸有不同的施灸方式,不同的艾灸效果会有所不同。以下是艾灸方法的分类:
(分类不是绝对的)
1.直接灸(用艾炷)
古代艾灸最推崇的就是直接灸。《扁鹊心书》中记载“燃艾为第一保命法”。
古语有云“欲安其身,不常有三里”,讲的就是直接灸。
直接灸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灸疮。
灼灸疮会对人体造成持续的慢性刺激。艾灸疮形成后,火的功能就不复存在了。
这种“久而久之的灸”,靠的是灸疮对人体的持续刺激。
直接灸可分为疤痕灸和无疤痕灸。
1.1疤痕灸:
就是把艾条放在皮肤上点燃。艾条燃尽,艾火会燃尽皮肤上的艾灸疮。
艾灸时皮肤被火灼伤,所以会产生剧烈的疼痛。这时候可以用手在艾灸点周围轻轻拍打,缓解疼痛。
一般情况下,艾灸后1周左右,艾灸部位会化脓形成灸疮,持续5-6周左右。
艾灸自愈,脱落后留下疤痕。
1.2无痕灸:
将大小合适的艾炷放在待点的穴位上,施灸。
当艾灸的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燃烧时,患者感到轻微的灼痛感,就容易重新艾灸。
如果用麦粒大的艾炷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医生可以用钳柄将艾炷熄灭。
然后继续易位灸,直到按规定的强灸次数灸完为止。
一般应施灸至局部皮肤发红无水泡为止。因为它的皮肤没有烧伤起泡,艾灸后也不溃烂,不留疤痕。
2.艾灸(用艾炷)
2.1隔物灸
方法与直接灸相似,但艾柱与皮肤之间有药材间隔。
最常用的有姜灸、蒜灸、盐灸。隔板的厚度为0.2-0.33厘米。中间针扎几个孔,艾绒不直接灼伤皮肤。
2.2隔药饼灸
古代有很多种隔物灸,大部分属于中医。
常用的药物有豆豉糕、附子糕、花椒面等香温药物,所以既起到艾灸的作用又有药物的作用。
3.悬灸(艾条灸)
艾条灸也叫悬灸或手持灸。挂艾条灸在清代开始兴起,属于温和灸。
将艾条(艾条)一端点燃,施灸于穴位或患处的方法,距皮肤2-3厘米处熏烤。
以局部有温热感,无灼痛感,直至皮肤发红为宜。
艾灸技术有固定悬灸、鸟啄灸、旋灸等。
目前,常见的艾条挂灸练习方法有:
阳灸(范长伟)、
热灸(陈日新)、
五味灸(王海峰)等。
4.其他艾灸方法
4.1按压温灸
在艾条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特殊的药物。
用法类似《寿域神方》记载的艾条灸。点燃雷火神针,在穴位上叠加10层纱布。
布凉初,火将吹红。将燃烧端直接按在穴位上,保持1~2秒。
抬起,吹掉烟灰,再次按压,重复几次
每次烧1-3球枣仁。此法具有温经、行气、活血的作用。
适用于寒湿壅盛、经络阻滞之证,如关节疼痛、皮肤麻木等。
4.4其他艾灸方法
艾灸、艾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