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艾灸正确方法 艾灸的手法和技巧图解,怎样艾灸正确方法 艾灸的手法和技巧
怎样艾灸正确方法 艾灸的手法和技巧图解,怎样艾灸正确方法 艾灸的手法和技巧
艾灸是生活中常见的中医疗法,在生活中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那么如何正确的做艾灸呢?艾灸手法和技巧?
怎样艾灸正确方法
1艾灸是中医的一种养生疗法,通过温热刺激将艾叶的药性渗透到穴位深处,起到温经散寒、固本扶正、防病治病的作用。正确的艾灸以灸足曲池穴为例。具体方法如下:
先点燃艾条一端对准曲池穴熏烤胸部;距皮肤约2-3cm,局部温暖舒适,但固定无灼痛感;一般每个穴位艾灸20-30分钟,以皮肤红润为度;如果患者感到发热或疼痛,应移开艾条;艾灸过程中,要随时调整艾灸的距离,防止烫伤。
艾灸的手法和技巧
2生活中的艾灸主要分为四种:艾条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
艾条灸可直接在皮肤上进行,也可采用姜灸、蒜灸、盐灸,即将姜、蒜或盐放在皮肤上,然后在一个穴位进行艾条灸15分钟左右。
艾条灸就是点燃艾条,选择要手术的部位,用艾条进行温热治疗,帮助人体调理身体。
温针灸需要针刺到特殊部位。一般是选定穴位,然后在针内加入艾条或艾条点燃,这样温针灸就能使部位变暖。
温灸器灸是将艾条或艾条放入温灸器中,点燃后再将温灸器放入施灸部位施灸。方法简单。
艾灸哪个位置排湿气
3如下:
艾灸可以去除湿气。艾灸可以通过关元、气海、肾俞、命门、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位排湿。
通常,湿气可分为寒湿和湿热。如果患者是寒湿证,主要表现为肥胖、嗜睡、头晕、食欲不振、便溏。艾灸时可以选择背部、腹部、下肢。
其中,背部可灸肾俞穴和命门穴;腹部可选择关元、气海、神阙;下肢可以选择阴陵泉、足三里。
:
艾灸的注意事项
41.艾灸不适合皮肤薄,肌肉少,肌肉多的地方。
2.孕妇的腰骶部和下腹部、乳头、阴部、睾丸、大血管、心脏部位、眼球等。男人和女人。另外,不要直接灸关节。
3.极度疲劳、暴饮暴食、醉酒、多汗、情绪不稳及经期女性不宜艾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搐期间,或极度疲劳、骨瘦如柴、精神病患者,不允许艾灸。
5.艾灸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每次每个部位艾灸20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