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秘籍

  • 四川艾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永兴巷15号3号楼403
  • 电话:028-86522281,18982187895
  • QQ :1421843736
  • 微信服务号:aryikeji
  • 微信订阅号:scaiyi
  • E-mail:aryikeji@163.com

立冬艾灸如何选穴位?有哪些禁忌

 

立冬作为冬季的起始节气,标志着万物收藏、阳气潜藏的时节正式来临。此时人体阳气渐弱,寒邪易侵,通过艾灸特定穴位可温阳散寒、调理脏腑,为冬季健康筑牢根基。然而,艾灸并非随意施为,选穴需精准,禁忌需规避,操作需规范,方能发挥其养生保健之效。以下从选穴方法、常见穴位、禁忌事项及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立冬艾灸选穴方法

艾灸选穴需遵循中医理论,结合节气特点与人体生理规律,常见方法包括就近取穴、远道取穴、传统特效穴及临床经验穴等。

  1. 就近取穴:针对局部病症,直接在患处附近或相关区域取穴。例如,腰部冷痛可选取肾俞穴,该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肾气输注之处,艾灸可温补肾阳、强健腰脊;腹部虚寒可选取关元穴,其位于脐下3寸,为元气汇聚之所,艾灸能温肾固精、补气回阳。

  2. 远道取穴:依据经络循行规律,选取远离患处的穴位。例如,风寒感冒可选取风门穴,该穴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风邪入侵之门户,艾灸可疏散风邪、宣肺解表;脾胃虚寒可选取足三里穴,其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为胃经合穴,艾灸能补脾胃、调气血、助运化。

  3. 传统特效穴:历代医家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的特效穴位。例如,神阙穴位于脐中,为先天之命蒂,艾灸可温补元阳、健运脾胃;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为“气之海”,艾灸能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力。

  4. 临床经验穴:结合临床经验与患者体质特点选取的穴位。例如,体质虚弱者常灸足三里、关元以培补元气;易感冒者常灸风门、肺俞以增强肺卫功能;女性月经不调者可灸三阴交、血海以调理冲任。

二、立冬艾灸常见穴位

立冬时节,艾灸需以温阳散寒、调理脏腑为原则,重点选取具有补益作用的穴位。

  1.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该穴为胃经合穴,具有补脾胃、调气血、助运化、补虚弱、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立冬艾灸足三里,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化,为冬季储备能量。

  2.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是补益全身元气的要穴。艾灸关元穴,可温肾固精、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和血,对肾虚、宫寒、月经不调等症有良好调理作用。

  3.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肾气输注之处。艾灸肾俞穴,可温补肾阳、强健腰脊、固精益肾,对肾虚腰痛、遗精早泄、耳鸣耳聋等症有显著疗效。

  4. 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为“气之海”,是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力的要穴。艾灸气海穴,可培补元气、温阳散寒,对体质虚弱、易感冒、畏寒肢冷者尤为适宜。

  5. 神阙穴:位于脐中,为先天之命蒂,是连接先天与后天的枢纽。艾灸神阙穴,可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延年益寿,对老年人阳气不足、真元虚惫者效果尤佳。

  6. 风门穴: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风邪入侵之门户。艾灸风门穴,可疏散风邪、宣肺解表,对体质较弱、常患感冒者有预防作用。

三、立冬艾灸禁忌事项

艾灸虽为养生保健良法,但并非人人适宜,需规避以下禁忌。

  1. 特殊人群禁忌:孕妇腰腹部、腰骶部艾灸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需谨慎;婴幼儿囟门未闭,艾灸可能损伤脑组织,应避免;高热、昏迷、抽风期间、传染病患者、身体极度衰竭者,艾灸可能加重病情,需忌灸。

  2. 部位禁忌:面部、大血管处、皮肤破损处、肌肉较少部位(如关节处、乳头处、睾丸、会阴部)不宜直接灸,以防烫伤或影响功能;心脏部位、大血管附近艾灸需谨慎,以防意外。

  3. 状态禁忌: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艾灸,可能引发不适或影响效果,需避免;无自制能力者(如精神异常患者)艾灸可能无法配合,需忌灸。

  4. 时间禁忌:艾灸后一小时内不宜接触冷水或洗澡,以防寒邪入侵;艾灸过程中不宜进食寒凉之物,以免影响气血运行。

四、立冬艾灸注意事项

为确保艾灸安全有效,需注意以下事项。

  1. 环境准备:艾灸时需选择安静、温暖、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吹风受寒;施灸前需检查艾条质量,确保无霉变、潮湿;施灸时需保持体位舒适,避免移动导致烫伤。

  2. 温度控制:艾灸时需保持艾条与皮肤距离3-5厘米,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度;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需用手指感知温度,避免烫伤;若出现灼痛感,需立即移开艾条。

  3. 时间安排:初次艾灸需循序渐进,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时间短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一般保健艾灸每周2-3次为宜,治疗性艾灸需遵医嘱。

  4. 灸后护理:艾灸后需饮用40℃左右温开水200-300毫升,补充水分;灸后6小时内禁止接触冷水、吹冷风或直吹空调;灸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若出现水疱不可自行挑破,应使用无菌敷料保护。

  5. 体质评估:艾灸前需通过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评估体质,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排除禁忌证;阴虚火旺者、实热证者艾灸需谨慎,以免加重病情。

请勿盲目艾灸,艾灸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艾灸前应通过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评估体质,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排除禁忌证。施灸过程中如有身体不适请立即就医。



                产品推荐: 艾灸器厂家 艾灸仪批发 艾条定制 艾条批发 艾条厂家 艾灸仪 艾灸仪器 除烟型艾灸器 艾条 艾灸条 纯艾条 艾条点燃器 无烟艾灸器 无烟艾灸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