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灸灸哪些部位,三九天灸什么穴位保健
三九灸灸哪些部位?三九天灸什么穴位保健?
1. 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作用:神阙穴是任脉的重要穴位,艾灸该穴可以温补脾肾,对脾胃虚寒、肾阳亏虚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腹痛、腹泻、手脚冰凉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 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作用:关元穴是人体重要的补穴之一,艾灸关元穴能够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等。对于慢性泄泻、支气管哮喘、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3. 气海穴
位置:位于脐下1.5寸处。
作用:气海穴具有调理全身气血的功效,对各种虚症,如脾胃虚寒、肾阳亏虚、宫寒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对泄泻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 足三里穴
位置:位于膝眼下四横指(约3寸)处,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约1寸)。
作用: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艾灸该穴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作用,对胃病、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失眠、高血压、胸闷、糖尿病等多种问题都有大用。
5. 涌泉穴
位置:位于足底前1/3处,足趾屈时足底前凹陷处。
作用: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艾灸涌泉穴可以畅通气血,调理肾经,缓解四肢冰冷,增强人体正气,预防各种疾病。
6. 肺俞穴
位置: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肺俞穴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穴,艾灸肺俞穴能够温通肺经,增强肺功能,缓解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症状。
7. 肾俞穴
位置: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肾俞穴是肾脏气血输注于后背体表的部位,艾灸肾俞穴具有益肾助阳、纳气利水的作用,能够改善肾脏与生殖系统疾病。
8. 大椎穴
位置: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
作用:大椎穴是阳经之会,艾灸大椎穴能够振奋阳气,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9. 三阴交穴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作用:三阴交穴是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艾灸该穴能够调和肝脾肾,对于月经不调、痛经、失眠、消化不良等疾病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三九灸的注意事项
时间选择:三九灸应在三九天进行,即冬至后的第一个九天,此时阳气最弱,阴气最盛,艾灸效果最佳。
操作方法:艾灸时应选择合适的艾条,保持适当的温度和距离,避免烫伤。每次艾灸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每周进行1-2次。
饮食调理:艾灸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容易上火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滋阴润燥的食物。
禁忌人群:心脏病、肺结核、急性咽喉炎、实热以及虚热体质的人群不宜使用。孕妇、经期女性、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也不宜进行三九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