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的技巧,脉诊的技巧和奥妙
诊脉的技巧,脉诊的技巧和奥妙
艾灸有三个层次:搜索、体验、诊脉、取穴。
艾灸要取得好的效果,选穴的力度要提高。一、搜索法普通人选择穴位,采用搜索法。先把书翻过来.
南岛老师推荐的艾灸流程:四诊,记录,取穴,艾灸,艾灸后再诊脉,
因此,学习脉诊对提高艾灸水平非常重要。
第一天上高级艾灸课,诊脉之后,一个学生满脸笑容地说:
感觉脉诊挺好玩的.
这是一个从东北远道来广州听讲座的学生。
在参加高级班之前,她从未检查过脉搏,就像许多白人检查脉搏的想法一样,
她觉得脉诊很难,没学到一定水平,不敢轻易把脉。
高级班里,南岛老师的讲课内容让她对脉诊的恐惧逐渐淡化:
1.感知和感知的描述
我们都有能力清晰地感知艾灸前后脉象的明显变化。
这几乎是本能。不用加强练习。
真正难的是如何描述自己感知到的脉搏。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描述你的脉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都有这样的时候,当我们感觉到脉搏时,我们会感觉到一些奇怪的事情,但我们不能说出问题是什么。』
看着写在板上的“观感”和“描述观感”,她觉得自己对脉诊的深刻印象清晰了许多,兴趣陡增。
讲脉诊标准操作细节的时候要仔细听。
2.用你的双手轻轻骑行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左手号对手右脉,右手号对手左脉。
以及在把脉时,轻轻地把你的皮肤放在上面。有些人喜欢一上来就使劲按,
这样容易出错,容易感知到脉搏浮动的感觉。甚至有人把脉浮诊断为脉沉。
3.布手指
其次,需要设置高骨的间隙。设定间隙时,先将中指放在静脉的嵴上,再放食指,以食指和中指的距离为基准设定无名指的下指。这里指的是布,所以不要把操作顺序弄乱了,不然很容易把足脉定位在下侧。
4.体力下降
脉诊是指提拉,即将手指轻轻放在皮肤上,然后用力按压;
容易犯的错误是手指发力,用力抠血管,使手指容易麻木,灵敏度减弱,把脉不够灵敏细致。
你要保持接触面放松,用身体的力量下沉,这和内脏按摩的原理是一致的。这是手指运动的按压法。
5.步骤指南
先问主诉,围绕主诉问,记得检查手是否温热,按步骤看舌诊,最后切脉。
左右寸尺部分记录触摸到的脉搏,根据自己收集到的信息选择穴位。
艾灸后记得及时再次检查自己的脉搏,比较艾灸前后的脉象变化。
在按照指南进行了认真的咨询、检查和记录后,她很高兴自己第一次四诊选择的穴位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于是带着搭档去艾灸室艾灸。
艾灸后,她再次检查脉搏时,明显感觉艾灸前后的脉象真的不一样。
而且,这个改变就是老师刚才说的:“该做的已经做了”。
她意识到艾灸中“气要有效”的含义,
而且艾灸前和艾灸后感知脉象变化真的是毫不费力。
老师来跟进脉诊,搭档说“她艾灸很好,她让我饿了”。
她已经在心里下定决心,不再害怕帮人把脉。关键细节都明白了,剩下的就是继续练习,练好她的上半身,发展她的本能。
摘自《南岛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