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眼袋的艾灸方法视频,消除眼袋的艾灸方法
消除眼袋的艾灸方法视频,消除眼袋的艾灸方法
艾灸真的能治百病吗?
世界上没有灵丹妙药。艾灸不能包治百病。我们应该客观冷静地对待艾灸。它能治百病。
艾灸穴位艾灸2020-03-28阅读:2465眼袋分两种
一种是先天性眼袋,主要是遗传,基本没什么好说的;
另一种是后天性眼袋。一般来说,多发生在25岁以后。人的面部皮肤因松弛缓慢而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
这是眼袋出现的自然规律。法不可违,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具体的原因,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眼袋问题。
眼袋出现的原因
中医认为脾虚是眼袋出现的重要原因。
因为在中医里,眼皮代表脾,脾主肌肉。脾弱则运化不畅,直接导致肌肉缺乏弹性,时间久了眼皮就会下垂。
另外,脾脏和心脏一样,也是“调血”的,是血液循环通畅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虚不能控制血液,导致水和湿气输送不畅,使皮肤和肌肉缺乏营养而松弛,从而产生眼袋。
有句话叫“脾虚眼袋大”就是这个意思。
再次,中医也认为肾虚也会形成眼袋。
因为“肾之水脏,津液占主导。”
肾脏对人体水液代谢的调节贯穿于水液代谢的全过程。
在肾气化的作用下,人体水中的营养成分上升并被吸收,没有营养的废水落到膀胱排出体外。
这样循环就促进了水和液体的代谢,维持了水和液体的平衡。
肾虚时,主要水容量变差,会影响水的代谢和内分泌失调。对于女性来说,会出现阴道炎、尿道炎等症状,比如少尿、水肿等,反映在脸上,就是眼袋。
所以对付眼袋,脾、心、肾都可以治。
这种艾灸方法,不管是脾还是肾引起的眼袋,都有一定的疗效。
[穴位艾灸]
依次按摩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为什么选择这三个穴位艾灸?
脾穴:
它属于足太阳的膀胱经,本义是脾的湿热之气由其传入膀胱经。《急救仙方》中说,“脾、俞二穴,为腰腹胀满、腹痛、寒热、气灸之三强穴”。
艾灸脾俞可以健脾胃,增强机体吸收营养的能力;
艾灸脾俞还能利尿,清体,帮助水液代谢,消除水肿和眼袋。
脾脏取穴位置:俯卧,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向侧面1.5寸。
足三里:
它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燥湿健脾、生胃气的作用。
由于眼袋的位置在足阳明胃经的起源地,艾灸足三里,良性刺激胃经,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对预防和消除眼袋非常有利。
三阴交:
小腿内侧,踝关节内侧的脚尖在胫骨内侧缘上方3寸时,为肝脾肾经的交汇处。经常揉这个穴位对肝、脾、肾有保健作用。
我们知道眼袋和脾肾有关,所以不管是脾虚引起的眼袋还是肾虚引起的眼袋,三阴交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孕妇注意事项】
孕妇不能用这种艾灸方法,因为三阴交穴这个穴位会使子宫收缩,不利于胎儿的生长。
055-79000,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南北朝时的名医,有一次和宋太子在小学外巡视,遇到一个孕妇。太子宋诊断,孕妇怀的是女婴。经过诊断,文博说是双胞胎,一男一女。文博王子想进行剖腹产手术,看看是男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