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艾灸的古书,古代医书对艾灸的记载
讲艾灸的古书,古代医书对艾灸的记载
艾灸重点:找到Aire进入体内的门。
艾若水:映客倒挂后,艾若水进入体内会发生什么?以水为例:水有什么可取之处?
从古至今,不断用艾灸治病的人很多。他们总结经验,或著书立说,或写文章,或口头传授,在不断丰富艾灸治疗的经验。
在阅读古代医书,谈论艾灸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古人所说的艾灸,多为直接灸;
艾条的发明和普及只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
如果不知道这一点,相信古书就难免迂腐。
比如古代人很注重点艾绒的方式:“取太阳之火,继之以线之香”,而其他如烛火,则有隐患。
补脑,在皮肤上放一小戳艾绒,拿蜡烛给你点艾绒。如果蜡掉下来,就会燃烧。肯定没有线香点艾绒安全。
但是,用这种体验来点艾条,是不合适的。
建议用蜡烛点艾条,更多是出于安全考虑。
另外,古书记载的经验,所谓的“特效穴”,比如用阴治盗汗,不仅要学习和记忆,还需要多提“为什么”,问问这些特效穴的原理是什么。
例如,盗汗的阴疗法,汗是背后的心液,从根本上补充心气。
了解背后的真相。艾灸“特效穴”无效时,你不会无所适从。
归根结底,艾灸方法没有古今之分,其效果的根本在于“气达而有效”。
“气有效”,其中包括气达病位,但不仅限于气达病位。
古今艾灸方法的异同,表现在一个是直接灸,一个是艾条挂灸,其根本都是“气为有效,行之有效”。
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要以为我们发明了什么新方法,并以此为荣。
-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