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妇科的位置图,皮肤病艾灸治疗方法
艾灸治疗妇科的位置图,皮肤病艾灸治疗方法
中医艾灸治疗痤疮、荨麻疹、皮炎、湿疹的取穴
艾灸四种常见皮肤病1寻常痤疮要点:患部、曲池、舒天;肺经风热;丘疹大多发生在脸上。
痔疮,湿疹和痤疮阅读:1308外科和皮肤病
【胸腹手术后疼痛】内关、孔嘴、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内庭也可用于背俞穴。
【术后头痛】百会、风池、大椎、头尾、合谷、太冲、参麦。
【上肢手术后疼痛】大椎、肩俞、曲池、合谷、外关。
【下肢手术后疼痛】肾俞、慈秀、环跳、足三里、阳陵泉。
【伤口愈合延迟及术后疼痛】局部艾灸或隔附子饼艾条灸。
【头面部疖肿】灵台、手三里、合谷、养老、局部艾灸303354100强。
【上肢疔疮】曲池、手三里、合谷。
【下肢疔疮】足三里、阳陵泉、朱滨,局部。
【乳腺炎(乳痈)】守经、天宗、钟山、足三里,未患溃疡者用大蒜灸疮头,患溃疡者长期用附子饼灸疮口。
【蜂窝组织炎(痈) 】肩井、风门、中枢、疮头隔蒜灸。
【颈部淋巴结结核(淋巴结核)】白劳、肘尖、少海、枳沟、阳府、手三里、曲池、守经、孔嘴、风门。
【丹毒】命灸(手俞与曲池连线中央附近有硬结,手指触诊可得),局部灸。
【冻伤】艾灸上肢曲池及局部,下肢足三里及局部。
【骨结核】艾灸大竹、膏盲、大椎、足三里及局部。
【下肢溃疡】艾绒混雄黄艾灸,用于治疗腿部长期溃烂,也用药粉涂抹疮面。外用:沈啸臁疮膏:轻粉、乳香各5克,冰片、没药、松香、樟丹各3克。关粉、红粉、血竭各2克,朱茵1克,均研成细面。涂香油。
【腱鞘炎】艾灸局部区域。
【痔疮】最常见,次白、次烂、秩边、长壮(针)、承山。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阳陵泉、太源、足三里、重阳(轻灸)、太冲、中峰。
【狂犬病咬伤】膈肌大蒜艾灸,可使伤口解毒。
【蛇咬】在伤口横膈膜上用大蒜艾灸,可以解毒。
【蜂蝎螫伤】局部艾灸可止痛。
【山茱萸】艾灸或艾条灸直接施于局部病灶中央,疼痛为度,久灸可脱落。
【扭伤】艾灸局部及对应穴位(对侧或病变最痛点对应的地方)。
【下颌关节综合征】下关、听会、颊车、手三里、合谷。
【荨麻疹】风门、躯干、肩部、血海、足三里、杨娇。
【湿疹】手俞、曲池、阴陵泉。
【阴囊湿疹或多汗症】肾俞、三阴交、阴陵泉、太冲。
【神经性皮炎】艾条混雄黄灸局部,直接,呈星形散敷。不要过度,艾灸有效。
【圆形脱发】局部隔姜灸,肾俞、肝俞、足三里、外关、阳陵泉。
【青春痤疮】曲池、合谷、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
【麻风病】小海、手三里、曲池、虞姬、成山、凤龙、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顾然、梁丘、涌泉、公孙。
【全阴坏疽出血】艾灸隔俞与局部,艾灸后对风热恶寒有反应,体温略有升高。这个病也是艾灸延长的。
【全痈】局部艾灸灵台、舒歌,针刺病变原经络。长期不闭口者,用附子饼局部灸。
【胶腿】阳陵泉、足三里、爵骨、三阴交、阴陵泉,局部穴位。
【疝气】大敦、太冲、三阴交。
【一切头面部疮】曲池、外关。
【所有皮肤病】隔舒、曲池、血海。
【溺水】盐灸神阙有复活太阳的作用。
【网球肘(粗骨外上髁炎、肘劳损)】在压痛点采用非化脓性艾灸,直接灸散更多穴位,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