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八髎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八髎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十二经脉[足太阳膀胱经]经络腧穴动态图解读
简介: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共有67个穴位,主要用于泌尿生殖系统。
足太阳膀胱经八穴(2001-07-09)读数:29200点。
脘位于膀胱经上,第一、二、三、四骶后孔,是盆腔所在的区域,与子宫相邻。
有上、二、中、下一对凹痕,故称“八凹痕”。
源于《黄帝内经》,毛孔也。五行属水,善于调理全身的水,疏通气血。
所有的妇科病都与气血水有关。所以巴修可以调理一切妇科病。
八穴取穴
先找到髂后上嵴,即把手放在平时系腰带的地方,略向下,
可以发现一个圆形的骨性突起,这个突起和背部中线的中点就是上颚的位置。
小指指向上颚,除拇指外其他三指依次分布。
四个手指的落点会形成一个自然的弧线,这样一边的八个点就找到了,另一边的点也是一样的。
八穴功效
艾灸此穴可调理全身气血,疏通气血。
艾灸此穴有调理腰骶部疾病、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排尿困难、月经不调、腹胀腹痛、盆腔炎等疾病的作用。
穴位配伍
【上秀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第三十一穴。
取穴方法:在骶骨,髂后上棘与中线之间,适用于第一骶后孔。
艾灸症状:大小便不畅,月经不调,白带增多,阴道胀满,遗精,阳痿,腰痛。
配伍要点:三阴交、中极穴,艾灸不利小便。
第二个点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第32个点。
取穴方法:在骶骨处,髂后上棘下段,适合第二骶后孔。
艾灸症状: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排尿困难、遗精、腰痛、下肢瘫痪。
配伍要点:三阴交、中脊、肾俞、艾灸遗尿;
用血海,艾灸痛经。
中颌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第33个穴位。
取穴方法:在骶部,应位于第二下颌下内侧,适合骶后第4孔。
艾灸症状:便秘、腹泻、排尿困难、月经不调、带下、腰痛。
配伍要点:足三里,艾灸便秘。
下颌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第34穴。
取穴方法:在骶骨处,中颌在内侧下方时,适宜于骶后第4孔。
艾灸症状:腹痛、便秘、排尿困难、带下、腰痛。
配伍要点:腹痛配气海、艾灸。
艾灸对妇科疾病的调节作用
妇科病多由寒湿引起,也就是说盆腔环境不好。
如同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下,东西会发霉、腐烂、结冰。
当盆腔被寒湿堵塞,气血不通时,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自然就会滋生。
如果不改变内环境(重点),再怎么操作也难逃复发!
八爪穴位于人体腰骶部,恰好是女性子宫(子宫、卵巢等)的位置。).
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直接刺激女人生命的核心穴位——细胞宫。
早在《黄帝内经》年,巴虚调治妇科病的功效就有明确记载:
“腰痛不能抖,急引阴卵,痛上刺八疮,八疮分腰臀(ko)。”
这里的腰痛包括肾脏疾病,因为腰部是肾脏的家。
女性的“阴卵”指的是盆腔、子宫、卵巢、阴部和泌尿系统。
八个元素属于水,他们擅长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