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之用法
艾的选择:有条件的话,以农历三月初三或五月初五所采向阳山坡的艾草原料为最好!
艾灸的补泻:针所不宜,灸之所宜。如:肚脐,经说不针,灸则大宜。阴阳皆虚,则艾灸最宜。经陷下者,艾火补之,灸完后,急按其穴;经络实者,猛艾火泻之,开其穴。
阴阳者,最难之处在于弄明阴也有阴阳,阳还分阴阳。脏腑阴阳,互为表里,辨症首辨此,方可选穴位,方可开药方。然脏、腑又各分阴阳:阴者,血也;阳者,气也。
一般大病、久病之人,阴阳皆虚,指的是脏腑同虚,气血也同虚。此时,须懂扶阳。艾火温和,大扶阳气,价格便宜,穷者最喜。
取穴法:坐点穴则坐着灸;卧点穴则卧着灸;站点穴则站着灸;四肢须直,否则若穴位不正,徒破好肉耳。
灸火先后: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左渐下,再右渐下;先少后多;皆宜审之,权衡用之。
灸后调摄:不可马上喝茶,恐解火气;不可马上吃饭,恐滞经气;饮食清淡为主;远离人事;清心寡欲;生冷宜忌。